
今年寒假,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和学校的号召,以“科创乡村·青年实干”为主题,聚焦“返家乡”岗位实践、红色基因传承、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内容,组织千余名学子通过53支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的方式,通过政务实践、岗位实习、公益服务、红色理论宣讲、科技助农、数字技术激活文化传承等形式赴全国多地线上线下展开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坚定强农兴农理想信念,锤炼知农爱农本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
红韵映华岁,薪火续鸿篇
聚焦新时代伟大成就,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校本红色文化传承,700余名机电学子用行动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传递红色力量。以学生党员、团员为主体的校级重点团队“机”扬红韵实践团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宣讲和调研。宣讲团队员们走进临淄中学的教室,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讲述,为高中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红色革命精神和江竹筠烈士故事的红色文化盛宴;走进社区,队员们向小朋友们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并教授制作红军包,通过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根植红色爱国种子。调研团以江姐等红色革命人物的英勇事迹为起点,深入各小队成员的家乡开展红色精神调研与宣传工作,通过走访家乡的红色基地,并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加以随机采访,广泛了解大众对于红色精神传承的见解及相关历史的认知。同时,成员们于家乡村落、社区广场、公园等人员密集的基层场所开展问卷调查,并对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退伍军人等进行相关访谈,深入探寻他们心目中江姐精神、红军精神等的深刻内涵及其传承价值。
红忆先锋队深入社区,访谈慰问有革命经历的老人,倾听他们在战火纷飞年代里的英勇事迹、感人故事和战友情等,用文字、影像详细记录,将这堂生动且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宣扬传承,增强社会对革命历史的铭记与敬意。

撒播振兴火种,共绘乡村新篇
科技燃梦助农路,赋能乡村绘新图。入选院级重点团队的禾盛安邦实践团近130名硕博研究生及本科生,深入汉源、泸州、乐山等地,依托学院特色优势,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调研四川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新进展和成效。“椒”阳似火小分队赴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重点调研汉源花椒耕种采收具体情况,为促进花椒产业机械化提供依据。队员们与农户围坐对谈,发现制约花椒产业发展问题;踏查椒地,掌握花椒生长、产量及价格波动等数据,应用三结合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农民期盼深度融合,为汉源花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孔子说的对小队实地考察冬油菜种植情况,了解实际生产现状。队员们采访农民,记录油菜生长状况,了解油菜农艺栽培现状,并分析其经济效益,利用专业知识为农民提供可行可靠的方案建议。
九大超人队调研多个美丽乡村村落改造项目,学习如何将传统建筑与设计美学相结合,挖掘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潜力,通过专业设计推进乡村建设发展,让乡村发展更加生机勃勃,让未来乡村更加画意浓浓。

播撒知识火种,绽放青春繁花
为丰富小朋友们的课余空白,传递知识与温暖,机电学子怀揣热忱,奔赴不同地区开展了支教活动,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缤纷色彩。志愿团童智启程分队在雅安市雨城区携手华兴街社区开展“冬煜”冬令营活动,以scratch少儿编程作为主要授课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分组教学的模式帮助孩子们掌握编程技巧,自由探索编程世界,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为孩子们打开通往编程世界的大门。此外,团队同步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造纸术、剪纸、红色革命绘画等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革命英雄的敬仰。
禾盛安邦实践宣讲小分队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小街子小学开展“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主题宣讲,通过播放传统农民躬身耕作的艰辛场景与现代化农业高效作业的对比视频,系统地向孩子们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宏伟目标和主要内容,引发孩子们对于现代农业工具的初步认知与思考。同时,志愿者组织孩子们扮演辛苦耕种但收成欠佳的农民伯伯、带来先进农业机械的农业技术员、投身农产品加工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乡村企业员工等角色,通过沉浸式演绎体验,引导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与发展模式。

探寻传统非遗,传承文化之韵
在文化传承的漫漫征途上,青年力量正崛起。文化薪传队以“争做文化传承推动者”为主题,深入家乡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文化古村落,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传承人,聆听传统技艺背后的故事,了解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挑战,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同时,该小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与创意的力量,运用数字技术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数字化展示、创意设计等方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多元交互,吸引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其魅力。
遗珍探幽队各成员前往家乡的博物馆开展调研,近距离观察各类文物展览,聆听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开展模拟考古挖掘和文物修复,沉浸式直观地理解文物和文化的价值,以提升公众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激发更多人对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
春节作为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凝结着中国人民的集体情感,摄影协会团队组织成员回到家乡开展春节与年文化调研,通过街头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探讨当前春节与年文化的发展现状。此外,成员们拍摄家乡新春文化做成合集,用镜头定格家乡人间烟火,用影像记录年味里的中国。

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始终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培养环节,通过项目孵化、经验分享、基地对接,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与专业优势,汇聚学院教师、企业骨干、社区工作者等多方力量,打造“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文化传承、职业探索”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赋能机电学子成长成才规划。未来,学院将继续引领机电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在深入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用青春行动为祖国建设贡献川农机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