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科技报国情怀,11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农电、农机研究生党支部联合雅安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党支部,共同开展"烽火到智造,红魂筑自强"主题党组织生活会。

访科创综合体:红色基因赋能产业创新
活动首站走进雅安科技创新综合体,在雅安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党支部党员的引导下,师生们系统了解了该综合体在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元器件三大主导产业的布局与发展,现场参观了科研成果展示区、智能制造实验线及新材料创新平台,深入了解了雅安在推动未来产业、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中的最新成果。
农电、农机研究生党员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围绕“智能制造赋能农业现代化”展开热烈研讨。大家纷纷表示,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血脉,如今正是科研攻关的精神动力。作为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生,更应立足专业所长,将智能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为智慧农业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创新活力。



开联合生活会:红魂铸基点燃创新引擎
在综合体会议室,三党支部联合召开主题研讨。会上,机电学院农电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王玉雪以《烽火到智造,红魂筑自强》为题,梳理了抗战精神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关联;农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肖梁辉以《红色文化融入智能制造创新实践》为题,结合农业机械研发案例,阐述了红色精神在科研中的实践路径;农机研究生党支部林祖香以《弘扬抗战精神 勇担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为题,表达了青年学子扎根农业科技的决心。
交流环节,大家聚焦“红色精神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共生”达成共识,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坚韧意志,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突破“卡脖子”难题的思想源泉,党员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应锚定“智造兴农”方向,让红色信仰指引科研方向,让创新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产业升级。
雅安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李上介绍了创新综合体的建设定位与主要职能,指出综合体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旨在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格局。他表示,希望以党支部共建为纽带,加强与高校科研团队的联系,促进科研成果落地应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办成果交流会:学用转化凝聚强农合力
主题组织生活会后,农电、农机研究生党支部在校内接续召开学习成果转化交流会。“要把抗战时期的攻坚精神用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研发中”“将加快丘陵山地农机智能化改造技术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生党员结合各自科研方向分享感悟。会上,大家还就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展开讨论,一致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的智能化转型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此次系列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理论研讨+成果转化”的三维模式,实现了红色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和党员教育走出去、组织生活动起来、学习成效实起来。同志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科研动力,既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更做农业科技的开拓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农有我、振兴有我"的青春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