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机电学院团委志工部童程启智的志愿者们走进雅安市雨城区华兴街社区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深入浅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公益课。志愿者们通过知识讲解、情景剧场和手工互动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树立维权意识,传递法治精神。
古今权益,法治启蒙
课程伊始,志愿者以“消费者权益的演变”为主线,向孩子们讲述了从古代以物易物到现代法治社会的消费变迁。“古代买到假货只能自认倒霉,现在我们有法律保护!”志愿者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历程和“七天无理由退货”等政策,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阐释了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益。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故事也是保护权益吗?”志愿者点赞道:“对!那是革命时期公平交易的优良传统。”

(图为志愿者在给孩子们上课 摄/张蓝月)
剧场维权,童声护益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维权知识,志愿者们精心编排了三个维权情景小短剧。在“天价矿泉水”场景中,小演员扮演游客,控诉景区老板未明码标价;在面对“过期零食导致腹痛”的情节中,孩子们齐声喊出“找商家赔偿”;“买铅笔缺斤少两”的案例更是引发了孩子们激烈的讨论:“付了10支的钱,就必须拿够10支!”。志愿者们借此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保存证据、拨打12315投诉,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图为孩子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摄/张蓝月)
巧手植法,文明生根
课程尾声,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制作“消费者权益保护树”手工作品。孩子们用彩纸剪出树叶,写下“明码标价”“拒绝假货”等关键词,贴满枝头。一棵棵色彩缤纷的“维权树”不仅满载着孩子们刚学到的法律知识,更寄托着孩子们对公平消费环境的期待。“我要把树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怎样维权!”一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

(图为孩子们在制作“维权树” 摄/张蓝月)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在一起制作“维权树” 摄/张蓝月)

(图为孩子们制作的“维权树” 摄/张蓝月)
活动负责人表示,此次公益课是学院“童程启智”系列课程的延续,未来,机电学院团委志工部将持续走进社区,以创新的形式播撒法治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