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机电学院团委志工部的志愿者们走进了雅安市雨城区华兴街社区,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童程启智”系列地理公益课。此次活动以“探索中国地理,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旨在通过趣味讲解、手工互动和红色诗歌诵读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感受中华历史的厚重。
课堂上,志愿者以图文并茂的PPT为媒,带领孩子们“云游”中国大地。从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从水网纵横的“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到巍峨壮丽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志愿者们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描绘了祖国多样的地貌与丰富的文化。孩子们对此兴致盎然,还不时举手提问:“黄河为什么是黄色的?”“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志愿者一一耐心解答,并借助地图和影像资料,向孩子们直观展示了各种地理风貌。

(图为志愿者在给孩子们授课 摄/张靖宁)
课程还特别介绍了中国地理学科的奠基人——翁文灏先生与孙明经教授。志愿者们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翁文灏先生编写中国首部地质学讲义,和孙明经教授用影像记录西康风土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与非凡价值。一位小朋友感慨道:“地理学家原来这么厉害,是他们保护了我们的历史!”

(图为孩子们在兴奋地向志愿者提问 摄/付鹏圣)
为深化文化教育,志愿者还带领孩子们诵读了《红色泾阳颂》《太行涉县歌》等红色诗歌。朗朗童声中,“泾水冶峪奔腾流”、“抗日烽火遍地燃”等诗句,激发出了孩子们对英雄先辈的无限敬仰。随后,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了环保小垃圾桶和创意纸袋,将环保理念与手工实践相结合。一名志愿者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小手工,让孩子们明白保护山河、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图为孩子们在制作创意环保纸袋 摄/张靖宁)
活动结束后,社区负责人对于本次公益课作出了高度评价:“课程既有趣又有深度,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更增强了文化自信。”参与活动的家长也反馈:“孩子回家后一直念叨长江和黄河,还说要一会要坚持节约用水呢。”

(图为课程的尾声 摄/张靖宁)
山河有灵,教育无界。我院团委志工部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持续开展“童程启智”系列公益活动,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用爱心与责任点亮更多孩子的求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