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执笔绘乡卷,十日光景映振兴:川农大学子的马嘶行纪
作者:文/王政豪 郑娜 万宏宇 何佳林 图/李俊贤 审/黄锎靓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量:

且持梦笔书奇景,欲上青天揽月回。怀揣着这份少年意气与赤子情怀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匠心赓红,助农兴乡”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至7月17日扎根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谱写出一份饱含赤诚与智慧的时代答卷。十日光阴里,团队紧扣 “红色 + 非遗 + 助农 + 民生” 的核心主题,脚踩乡土沃野细察民生百态,穿行山林沟壑播撒振兴星火,让青春的笔触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2C0A9

 

1 实践团队的合影

履痕叩红魂,赤脉润初心:红色调研组踏访红迹续薪火

为笃实赓续红色精神,延续革命薪火,“匠心赓红,助农兴乡”实践团队红色调研小组走进了浸润着革命记忆的建新村、茶园村。在深耕红色文化研究的教师任兴才与力行乡土红色传承的茶园村党支部副书记钱华的带领下,红色调研小组先后探访鹦鹉山红军岩、无名红军墓、嬴家大院、槽坊红军桥等遗迹,见证红军突破围追堵截的那段艰苦岁月。

 

1038C4


2 红色调研小组与钱华在嬴家大院前的合照

为真切体悟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小组循着当年红军长征的红军步道、红军桥实地行进。行进途中,钱华副支书向小组成员讲述了发生在马嘶苗族乡的长征往事——硝烟弥漫的年代里,苗乡百姓与红军结下生死相依情谊,绝境中未曾褪色的红色信仰力量,至今仍像不灭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着不畏艰难、赤诚向党的初心。

 

1237BA


3 红色调研小组行进在红军步道上

茶香浸润指尖 匠心串联时光;非遗探访组苗乡寻脉记

七月的苗乡,茶香与鼓韵交织。“匠心赓红,助农兴乡”实践团队非遗调研组踏足苗乡沃土,以十天时光为线,串联起茶香与文脉的交响,在指尖与心间镌刻下非遗传承的生动注脚。

午后的茶香先于脚步抵达。四级茶艺师刘亿敏执壶而立,细述依采摘时序分类的四种茶。她温杯烫盏,置茶注水,让“选水贵活、置茶贵匀”的古训在成员们舌尖落地生根。一杯清茗入喉,荡漾起团队对非遗传承的向往。

此外,调研组深入茶田采撷鲜叶,傍晚便见建新茶第四代传承人魏华林的匠心:杀青 “焖”“散” 锁青碧,揉捻指力显真容,干燥后茶叶风骨渐成。转身,《建新茶赋》吟诵声起。开山祭茶传承人梁维仲描绘民俗:清明松林泉边,芦笙龙灯伴行,鞠躬请水至茶王树下,呐喊声里藏着苗乡与自然的对话。茶香未散,三元洞府鼓声动。苗族木鼓舞传承人杨发强递过鼓槌,成员在刚劲舞姿中触摸民族记忆,终了他携子共舞,木鼓芦笙交织成传承的热忱。

 

13F529 

 

4 为实践团队成员躬身参与茶叶采摘

时光流转,一针一线间的岁月更显悠长。王友强、侯自霞夫妇的家中,一套凝结十年光阴的苗族婚服静静陈列。苗巴妹茶文化研究室里,未染色的亚麻布料泛着草木的原色,古今披肩的演变在侯自霞的讲解中铺展开来。当成员披上古代披肩,恍若与千年前的苗乡巧手隔空相握。

EF8DF

 

5 为实践团队在苗巴妹茶文化研究室门前的合影

从茶汤的澄澈到茶田的丰茂,从鼓点的铿锵到针线的绵密,非遗探访组丈量着苗乡文脉。每项技艺传承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次亲手实践都是对匠心的致敬。非遗的种子已随青春脚步,落进更广阔的土壤。

从茶田到校园:入户走访组以青春脚步丈量马嘶振兴路

七月盛夏,“匠心底红,助农兴乡” 实践团入户走访组经十日乡野调研,探得乡村振兴深层逻辑:传统产业破茧、文化传承守正创新、青春力量与乡土智慧共振。

首站所见,同心村集市的吆喝与养马嘶社区卫生院的热闹景象,勾勒出民生的鲜活轮廓。雨霁后的茶园村,留守老人采茶背影与组长梁维忠谈 “银发劳动力增收” 的笃定相映:合作社解 “卖茶难”,待建白沙水库破 “灌溉少”,“小农户 + 大基建” 激活老龄化乡村产业动能。

建新村百年校园,教育为振兴筑基。建新学校硬件升级,而乡村教师 “扎根乡土” 的初心未改。茶艺课、苗绣班既传苗族文化,又为留守儿童系温暖纽带,教育兼具知识传递与文化认同培育之责。

新羽茶厂,四级茶艺师刘亿敏返乡创业:以非遗茶艺承文化,借直播电商拓市场,从 “背篓兜售” 到 “云端体验”,是传统农业拥抱现代市场的缩影。

与杨齐国乡长、岳红安党委书记深谈,马嘶振兴脉络渐明。依海拔差成 “上下分治”,“两片叶子”(绿茶、烤烟)为产业骨架,“一区两园多地” 促农文旅融合。“1235” 工作法、全域供水工程等举措,让非遗与茶香共绘振兴图。

十日调研,实践团读懂:马嘶振兴是产业、文化、治理协同破题。青春与乡村的对话,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温热力量。

 

1267BB


6 入户走访组采访马嘶苗族乡党委书记岳红安

十日调研,实践团读懂:马嘶的振兴,是产业、文化、治理的协同破题。当年轻的脚步踏过茶垄,当真诚的倾听触达民心,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对话,正为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注入温热力量。

青山好茶“触”网“红”:直播助农组5天解锁新羽茗茶魅力

7 月 10 日至 14 日,直播助农组开展了为期 5 天的新羽茗茶直播带货活动。直播间前期采用常见模式:主播细致讲解产品,通过问答、评论回应等实时互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随着直播推进,实践团队解锁了更富创意的呈现方式:带领观众走进茶田,近距离接触茶叶生长环境,沿途青山连绵、绿树成荫的田园风光,让观众感受马嘶苗族乡的自然之美。主播还现场演示采茶技巧,手指在茶树间灵活穿梭。最后一场直播尤为特别,15 名线下成员开启 “团播” 模式,在主播谭睿阳讲解茶叶知识时,穿插成员的自我介绍与才艺表演,增添了趣味性,也让观众更全面了解团队。

此次直播总时长 6.6 小时,曝光量达 26201 次,覆盖 2220 名观众,获 26.8 万次点赞、1791 音浪,成交金额 1888.6 元。

直播对马嘶建新茶影响显著:成功提升了新羽茗茶辨识度,强化了马嘶苗族乡生态茶产地形象;促成 2067.7 元收益,积累潜在客户,互动与点赞体现了观众对品牌的关注和信任;长远来看,为茶农提供 “线上展示 + 线下产销” 新思路,展现了传统农业与新媒体结合的可能,为拓展电商渠道、注入活力奠定基础。

 

1020F0


7 直播组成员谭睿阳在茶田为观众们讲解茶叶

十日耕耘终有尽,振兴征途意未平。当实践团的身影渐远,马嘶苗族乡的茶园里仍飘荡着青春的余韵。这场以初心为引、以实干为梭的实践之旅,不仅是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更在城乡衔接的脉络里埋下了生生不息的火种。待到来年风暖,必能看见更多理想抽枝展叶,在乡村振兴的原野上,生长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