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团队倾囊相授,“挑战杯”经验分享会点亮竞赛之路
作者:文/李沁姿、张政涛 图/沈彦含 审/黄锎靓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7 阅读量: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全面提升参赛团队的综合竞争力,9月26日中午,“挑战无止境,青春创未来”——“挑战杯”三院联合宣讲会十教二楼小礼堂举行。本次活动由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主办,生命科学学院科创部、理学院双创部、机电学院双创部联合承办,活动面向雅安校区学生,吸引近450名同学参与。为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科创竞赛、明确备赛方向,宣讲会特邀机电学院、理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的三支优秀团队,从赛事认知、备赛技巧到项目实践,全方位分享宝贵经验。

机电学院吴佳怡学姐率先开讲。她聚焦“大挑”“小挑”与“互联网+”三大主流科创赛事,深入剖析三大赛事的核心差异和赛事特点。她不仅详细列举参赛的实际益处,丰富项目履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等,针对同学们的“入门困惑”给出实用建议:从关注学院科创通知、主动联系专业导师获取项目资源,到根据成员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如技术研发、文案撰写、PPT 制作等),为初涉竞赛的同学们搭建了一座从“认知”迈向“实践”的桥梁。

随后,理学院潘奕璇同学对“挑战杯”赛事进行解读。她指出,作为国内高校科创领域的顶级赛事,“挑战杯”的含金量不仅体现在对升学和就业的助力,更在于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对接行业前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优质平台;许多优秀项目赛后还能获得企业投资并实现成果转化。同时,她结合往届案例,提醒同学们备赛应兼顾“选题创新性”与“社会实用性”,二者有机结合,方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生科院团队的牟迪与陈静怡两位同学以自身项目为切入点,做了生动详实的经验分享。他们现场展示了“壳不容缓——超临界萃取赋能油茶果壳资源化利用先行者”项目的开展过程,系统梳理了从实验初期的样本筛选与数据论证,到将实验成果转化为竞赛项目的完整过程,清晰呈现了“实验室研究”与“竞赛项目”之间的衔接路径。此外,他们还分享了团队在备赛中的时间管理技巧,以及面对实验数据不理想时的调整策略,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科创实践中的挑战与成长。

此次分享会内容翔实,针对性强,有效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科创竞赛的普遍疑问,并点燃了大家的参赛热情。不少同学表示,通过学长学姐的倾囊相授,对“挑战杯”系列赛事的理解更为深入,个人备赛方向也更加明晰。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营造了三院联动、以赛促创的良好氛围,也为后续赛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