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记】吴永辉:勤学笃行,以志逐光
作者:文、图/吴永辉 审/黄锎靓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19 阅读量:

人物简介:吴永辉,机电学院2022级本科生,中共党员,专业成绩与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稳居年级前列,曾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他深耕学业筑牢根基,勇闯科研创新高地,践行责任担当使命,凭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力,在夏令营斩获大连理工大学 offer,预推免阶段成功圆梦浙江大学,用奋斗诠释了 “求实创新” 的川农精神。


勤学善思,筑牢专业根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在学业上,吴永辉始终保持严谨专注的态度,将勤奋与巧思融入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他深知扎实的专业基础是逐梦路上的基石,独创 “三维复习法” 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 课本精读时逐字逐句钻研核心概念,标注疑点难点形成专属笔记;网课拓展中筛选优质资源,弥补课堂知识盲区,深化对复杂原理的理解;资料整合时分类梳理学术文献、真题案例,提炼高频考点与解题思路。

为了让学习效率最大化,吴永辉坚持每周定期复盘总结,形成 “学习 - 巩固 - 提升” 的高效闭环。他会在周末整理一周所学,用思维导图串联零散知识点,排查知识漏洞,针对薄弱环节制定专项提升计划。课堂上,他总是抢占前排座位,紧跟老师思路,及时记录关键知识点与延伸思考;课后,图书馆的自习座位成了他的“常驻阵地”,无论是晨光熹微的清晨,还是灯火通明的夜晚,都能看到他潜心钻研的身影。

大一时,每学期一百公里的校园跑任务,意外让他与跑步结下不解之缘。从此,操场的跑道成为他调节节奏、释放压力的重要场所。他常说:“跑步和学习很相似,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循序渐进的积累。” 每次跑完步后的神清气爽,总能让他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让他在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下始终保持着高效的学习状态,专业成绩稳步提升,为后续的科研与推免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研创新,勇攀学术高峰

“耐得住寂寞,放得开手脚” 是吴永辉始终坚守的科研信条。从刚入学时对科研的懵懂好奇,到如今能独当一面主持项目,他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本科期间,他先后主持参与校级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 2 项、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 2 项,从最初跟着导师和学长学姐学习实验操作、查阅文献,到后来主导项目设计、统筹团队进度,每一次角色转变都伴随着成长与突破。

在科研实践中,吴永辉始终保持着敢闯敢试的劲头。面对项目中的结构设计难题,他反复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虚心向导师请教,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模拟试验,不断优化方案;针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问题,他耐心分析数据、排查原因,通过调整试验参数、改进操作流程,逐步攻克技术瓶颈。从项目申报书的字斟句酌,到试验数据的反复核验;从答辩环节的模拟演练,到论文撰写的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

全面发展,践行责任担当

在专注学业与科研的同时,吴永辉始终牢记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投身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作为学生骨干,他先后担任小班团支书和小班组织委员,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开展班级事务时,他耐心倾听同学意见,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用真心与责任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先后获评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

他深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 “大学生回校宣讲” 活动中,他回到家乡商丘,走进中学,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大学生活与成长感悟,累计受众超 100 人次。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高考政策,用真实的经历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为乡村学子点亮了逐梦之路的明灯。

谈及推免历程,吴永辉坦言:“推免是‘木桶效应’的集中体现,学业、科研、综合素质缺一不可。”夏令营期间,他辗转多地参加面试,面对面试官的专业提问与临场考验,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清晰的科研思路与从容的应变能力,成功斩获大连理工大学 offer;预推免阶段,他沉着备战,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最终圆梦浙江大学。“学校的培养体系为我提供了成长沃土,导师的悉心指导让我明确了科研方向,同学的并肩同行给了我坚持的力量。” 吴永辉感慨道。

如今,吴永辉即将踏上新的学术征程。回望本科时光,那些在图书馆里的潜心苦读、实验室里的反复求索、志愿服务中的真诚付出,都已化作他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未来,他将带着川农赋予的坚韧与担当,在学术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以更专业的能力践行初心使命,用青春力量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