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胡雪婷,共青团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级本科生。累计三年必修加权平均分位列专业前5%,综合测评连续三学年稳居专业前五,最终以推免排名专业第四的成绩获得推荐免试资格。在校期间,主持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顺利结题,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二区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曾担任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电子专业新生班主任助理等职务。曾多次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同时,先后荣获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奖项。目前,已保送至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初心如磐,书写卓越答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入大学时的胡雪婷,便深谙规划的重要性。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走进图书馆,在固定的座位摊开书本;夜深人静时,她的台灯总是最后熄灭。这种规律的学习节奏,她坚持了整整三年,虽然忙碌,但很充实。
除了专注学业,她还选择在部门和学生工作中锻炼自己。“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如何统筹。”为了平衡学习与工作,她养成了精细规划的习惯:清晨用来背诵英语,上午专注专业课程,下午处理部门事务,晚上则留给复习和总结。“有时候刚结束部门会议就要赶去实验室。”
这样的节奏贯穿了她的大学时光。当被问及如何保持精力时,她微笑着说:“与其说是自律,不如说是习惯。当你把努力变成一种本能,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求索创新,点亮科研星光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科生的使命。”怀揣着对科研的向往,胡雪婷在大二时便主动联系导师,投身科研训练。作为项目负责人,她主持了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选题立项到实验攻坚,她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最终项目顺利结题,并产出了丰硕的成果。
“那段与数据和文献为伴的日子,虽然枯燥,却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科研思维与抗压能力。”她回忆道。实验室的灯光,见证了她从科研“小白”到独当一面的成长。
奉献担当,传递志愿星火
学习与科研之外,胡雪婷将大量的热情与时间投入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她不仅长期坚持参与流浪猫救助基地的日常照料工作,也积极投身“童程启智”等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带去有趣的科学启蒙。
在担任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期间,她更是将自己在一线积累的服务经验转化为组织智慧,与团队合作成功策划并运营了一项重点品牌志愿项目,带动了更多同学加入服务行列。对她而言,志愿精神意味着“用生命影响生命”,在奉献中收获最纯粹的成长。

前路浩荡,矢志“芯”辰大海
如今,已推免至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胡雪婷,站在了更广阔的平台之上。回顾过往,她用“勤学、创新、奉献”概括了自己的大学时光。对于未来,她目光坚定:“微电子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领域,我希望能在这个‘芯’舞台上,继续探索,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的故事,是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生动诠释,未来的科研长卷,正等待她挥毫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