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少年儿童视野,丰富课余生活,提升科学素养与文化自信,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7月21日至25日,“机”扬红韵实践团童程启智华兴街社区分队走进雅安市雨城区华兴街社区,接连开展“童程启智,筑梦童年”系列活动。实践团以“趣味教学”为核心,通过“多媒体讲解+动手体验”“现场展示+实践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带领社区儿童领略山河之美、传统之韵,探索编程之妙、科技之趣。观山河壮阔,植...
盛夏八月,四川省汉源县的花椒种植基地迎来一片丰收的红霞。2025年8月2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禾盛安邦·椒械兴农”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奔赴“中国花椒之乡”核心产区——汉源县,在四川椒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科技示范园内,成功开展自主研发花椒采摘机器人的关键性实地测试。这支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团队,在学院专业教师和研究生技术团队的全程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智能装备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的功能验证,为破解特色经...
红花椒凝千年韵,青衿志探万里香。2025年8月2日,“禾盛安邦·椒械兴农”实践团踏入了位于甘溪坝工业园区的四川黎红食品有限公司展览馆,在四川黎红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专业引导下,开启了一场穿越历史、地理与产业的花椒寻根之旅。 图为负责人向团队介绍公司logo设计理念步入展馆,一枚承载双重意蕴的企业标识率先引人驻足。负责人揭示其匠心:标识既是由一簇花椒构成,包含三颗花椒,中央的为“母”、其余两颗为“子”,体现...
8 月 1 日,由机电学院陈霖教授主持的 “红花椒智能采摘机械应用示范会”在汉源县的四川椒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顺利召开。此次会议聚焦花椒采摘机械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旨在加速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为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会议邀请了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施晓龙科长、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王景燕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郭德全副教授、汉源县农业农村局花椒产业发展中心胡文副主任等领导专家出席。与...
“且持梦笔书奇景,欲上青天揽月回。”怀揣着这份少年意气与赤子情怀,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匠心赓红,助农兴乡”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至7月17日扎根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谱写出了一份饱含赤诚与智慧的时代答卷。十日光阴里,团队紧扣 “红色 + 非遗 + 助农 + 民生” 的核心主题,脚踩乡土沃野细察民生百态,穿行山林沟壑播撒振兴星火,让青春的笔触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1 实践团队的合影履痕...
2025年7月14日,“机”扬红韵实践团童程启智分队在东大街社区启动暑期托管班,通过课程介绍、规则宣讲等环节,为社区儿童开启充实有趣的假期学习时光。破冰仪式拉近距离 课程规则一目了然托管班首先以破冰仪式拉开序幕,分队志愿者首先详细介绍了课程体系:手工课涵盖红军包制作、脸谱绘画、树叶面具、折纸等多样内容,兼具趣味性与实践性;科普实验课将通过“雨的形成”“消失的水花”“站立的牙签”“会爬坡的彩虹”等实验探...
为响应国家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深度学习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推动智慧农业发展。2025年7月8日至18日,四川农业大学“川起玉程,华粮调研”的几个实践小组分别前往新疆、海南、四川三地开展玉米病虫害调研工作。汗水撒在玉米地,数据源于真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川农的学子从五湖四海来,又回到五湖四海去调研。准噶尔盆地环抱于三山之间,其较大的昼夜温差使得种植出的玉米淀粉含量丰富,冰...
2025年7月5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童程启智”实践团发起的“暑期筑梦,智趣同行”夏令营,在雅安市雨城区上坝路社区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七天里,实践团将以《零基础入门学习Scratch》为核心课程,为社区孩子们打开少儿编程的奇妙大门,引领他们接触前沿知识,拥抱科技时代。清晨8点,实践团成员们便带着笔记本电脑和教学设备,精神饱满地来到上坝路社区活动中心,迎接首批夏令营学员。简短而热烈的开班仪式后,首堂“欢迎...
七月流金,热浪翻涌在广袤的玉米田间。一支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年轻力量——“川启玉程·华夏粮研”调研团,怀揣科技助农的热忱,兵分数路,从蜀中沃野奔赴祖国四方,开启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玉米病虫害深度调研与科技服务之旅。他们的足迹从四川盆地延伸到海南之滨、中原沃土、东北粮仓、西南山地直至西北戈壁。在7月5日至7月15期间,短短十天内,他们深入四川资阳乐至、广安岳池、成都郫都、广元旺苍、攀枝花平地以及海南东方、河...
“玉米叶上的斑点是啥病?怎样用药才精准?田垄间的难题,呼唤科技的答案!”怀揣着让农业更强、农村更兴的责任,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川启玉程·华夏粮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这个盛夏吹响了青春集结号。他们兵分三路,深入广安岳池县石垭镇、资阳乐至县童家镇、成都郫都区唐昌镇的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天府粮仓”的根基,用智能设备捕捉病虫害的踪迹,用专业知识为乡亲们送去科学种田的“及时雨”,以青春智慧为守护玉米丰产...
2025年7月9日,由上坝路社区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绿电先锋”实践团精心策划的“暑期筑梦,智慧同行”夏令营活动圆满落幕。在过去的一周里,25名6-12岁的社区孩子们共度了一段丰富多彩、充满启迪的暑期时光。红色传承,童心向党7月5日上午,一堂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强国少年”的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红色的种子。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讲述,将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其中,重点讲述了刘胡兰的英雄事...
七月的马嘶苗族乡,茶香浸润着浓郁的民族风情。7 月 11 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匠心赓红,助农兴乡” 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这片承载着长征精神与乡土智慧的土地进行了深入探访。从探访红军足迹到对话非遗传承,从直播带货助农到触摸乡村脉动,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真心倾听乡土声音,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与匠心文化的熏陶中,奏响属于青春的四重乐章。重走长征路,再燃赤子心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7月11日上...
7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匠心赓红,助农兴乡”实践团队在访传人、振村基和利农桑方面三路并进,深入访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步入茶山之中,聆听茶农们吟唱古老的祝祷之词,感受一场涉及敬畏、传承与新生的民族记忆;在乡村学堂内,观察一间间明亮的教室,漫步于虽显陈旧却充满活力的操场,深刻体会乡村学子求知的艰辛;端坐在聚光灯与镜头前,不断阐述各种茶叶的独特优点,倾听农村经济发展的喜悦之声。清泉润茶王树,匠心传...
7 月 9 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匠心赓红,助农兴乡” 实践团队双管齐下,开启了一场兼具民生温度与文化厚度的实践之旅。入户走访小组深入茶园村,与村民、村干部促膝长谈;非遗调研小组则走进新羽茶叶生产车间,在茶香氤氲中探寻非遗制茶技艺的传承脉络。两组行动双轨并行,既为乡村发展收集一手素材,也让川农学子在实践中感悟乡土中国的多元图景。入户问民声,领路谋茶兴7月9日,四川农业大学“匠心赓红,助农兴乡”实践...
2025年7月8日,四川农业大学“匠心赓红,助农兴乡”实践团奔赴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以红色探访、非遗传承、民生调研、直播助农为主线,展开了为期十日的实践走访。实践团队秉持“实干诠释担当,青春赋能苗乡”的宗旨,扎根乡土实践,勇担时代责任。探寻红色根脉 品味茶香里的振兴路为深入传承红色精神,凝聚砥砺奋进力量,7月8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匠心赓红,助农兴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红色调研小组前往泸州...
为扎实推进机电学院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团队成果产出质量以及新闻稿撰写水平,7月4日晚,学院通过腾讯会议举办了机电学院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培训会。机电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张丽娜,信息与工程学院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彭雪琪参加会议。彭雪琪结合其在校团委实践部任职的经历,围绕“新闻概念及重要性”“如何写好一篇新闻”“宣传投稿”三个方面分享了社会实践与新闻宣传的经验。她...
6月10日下午,“机电讲堂:研究生论坛”第二讲在1-301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策划、院研究生会承办,以“学习科研技巧,促进学科交流”为主题,7位研究生围绕各自研究领域进行分享。 活动中,研究生廖一燃首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针对养猪场俯视场景下猪只识别的挑战,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8A-SD(YOLOv8 with ADown and Segmentation-Detection)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ADown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提取能力,结合分割和...
2025年6月3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志工部在十教报告厅举办的“无毒空间,有爱未来”禁毒讲座互动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主讲人为名山区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郑榕同志,并邀请了雅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辅警潘开华同志、雅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陈冬梅同志和机电学院团委唐诗怡老师作为讲座嘉宾,旨在以多元化科普教育的形式,向我校学子系统性揭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的伪装形态与成瘾机制,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防毒识毒能...
5月22日,机电学院团委组织建设与发展指导中心在雅安市雨城区青衣江公园组织开展了机电学院第八期青马工程第三次社区服务。参与成员为机电学院第八期青马工程精进班学员。本次社区服务是助力上坝路社区举办端午联欢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从活动会场的精心布置到文创产品的有序售卖,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各个关键环节,用实际行动为活动增添温暖与活力,获得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志愿服务结束后,不少同学在朋友...
CopyRight © 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蜀ICP备09006192号